1.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氧储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大型低温液氧储罐压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大型低温储罐通常是对液态氧、氮、氩、二氧化碳等进行储存,在大型低温液氧储罐储存液氧时,通常需要对大型低温液氧储罐的内部压力进行控制,因此对大型低温液氧储罐压力控制装置就变的非常重要。
3.但是现有的压力控制装置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提高冷却效果,不方便在压力过大时进行泄压工作和不方便在导送液氧的过程中进行进行冷却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的大型低温液氧储罐压力控制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大型低温液氧储罐压力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压力控制装置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提高冷却效果,不方便在压力过大时进行泄压工作和不方便在导送液氧的过程中进行进行冷却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大型低温液氧储罐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外桶,内桶,温度传感器,可填充排放降温盖结构,可缓冲泄压密封管结构,可导送降温桶结构,支撑架,导送泵,连接管,输送管,喷淋管,喷淋头,控制箱,plc,电源开关和液位传感器,所述的固定外桶螺栓连接在固定底板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外桶螺栓连接在固定底板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内桶螺栓连接在固定外桶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螺钉连接在内桶的左侧内壁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填充排放降温盖结构安装在固定外桶的上端;所述的可缓冲泄压密封管结构安装在内桶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可导送降温桶结构安装在固定底板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架螺栓连接在固定底板的上端中间位置左侧;所述的导送泵螺栓连接在支撑架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的上端右侧螺纹连接在导送泵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管的下端左侧螺纹连接在导送泵的右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喷淋管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在输送管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喷淋头分别螺纹连接在喷淋管的下端;所述的控制箱螺栓连接固定外桶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plc螺钉连接在控制箱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螺钉连接在控制箱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液位传感器螺钉连接在内桶的右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填充排放降温盖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盖,固定板,降温箱,排放管,加注管和加注漏斗,所述的固定板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盖的内部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降温箱螺栓连接在固定板之间的下部;所述的排放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降温箱的右侧下部中间位置且贯穿第一固定盖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加注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降温箱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且贯穿第一固定盖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加注管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加注漏斗的下端中间位置。
6.优选的,所述的可缓冲泄压密封管结构包括泄压管,电磁阀,倒t型拉紧杆,缓冲弹
簧和密封盖,所述的电磁阀螺栓连接在泄压管的左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倒t型拉紧杆贯穿泄压管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弹簧套接在倒t型拉紧杆的外壁下部;所述的倒t型拉紧杆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密封盖的下端中间位置。
7.优选的,所述的可导送降温桶结构包括导送桶,分隔降温板,放置孔,遮挡盖,第二固定盖,插接孔和进料管,所述的分隔降温板螺栓连接在导送桶的内壁下部;所述的放置孔开设在导送桶的左侧下部;所述的遮挡盖合页连接在导送桶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二固定盖螺栓连接在导送桶的上端;所述的插接孔开设在第二固定盖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料管焊接在第二固定盖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且与导送桶连通设置。
8.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外桶和内桶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支撑架设置在固定外桶的左侧下部;所述的输送管的上端分别贯穿固定外桶和内桶的左侧上部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内桶的内壁上部螺钉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9.优选的,所述的降温箱分别与排放管和加注管连通设置;所述的排放管的内部左侧螺纹插接有手动阀门;所述的降温箱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箱。
10.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固定盖螺栓连接在固定外桶的上端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11.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簧设置在泄压管的下端和倒t型拉紧杆的底端之间;所述的密封盖采用下端胶接有硅胶垫的pvc盖。
12.优选的,所述的泄压管的左侧贯穿固定外桶的右侧上部且螺纹连接在内桶的右侧上部;所述的泄压管和内桶连通设置;所述的泄压管和固定外桶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13.优选的,所述的进料管的上端插接有t型橡胶盖;所述的分隔降温板设置在放置孔的上端。
14.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的下端贯穿插接孔且插接在导送桶的内部右侧;所述的连接管和插接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块。
15.优选的,所述的plc具体采用型号为fx2n
‑
48的plc;所述的电源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的钮子开关;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
‑
n的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电磁阀具体采用型号为56c
‑
36
‑
501ba的电磁阀;所述的导送泵具体采用型号为25zdb
‑
40的自吸泵。
16.优选的,所述的电源开关和液位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plc的输入端;所述的电磁阀和导送泵分别电性连接plc的输出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固定盖,固定板,降温箱,固定外桶和内桶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热气上升冷气下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提高冷却效果。
19.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泄压管,电磁阀,固定外桶,内桶,plc和电源开关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内桶内壁上部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将信息输送至plc,然后通过plc控制电磁阀进行开合,方便在工作中进行内桶泄压工作。
20.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送桶,分隔降温板,放置孔,遮挡盖,导送泵和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导送液氧的过程中通过导送桶内部底端放置的干冰等降温材料,方便在导送液氧的过程中进行降温冷却工作。
2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固定盖,固定板,降温箱,排放管,加注管和加注漏斗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排放管将降温箱内部的液体排出,方便在储存液氧的
过程中进行制冷材料更换工作。
2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泄压管,电磁阀,倒t型拉紧杆,缓冲弹簧和密封盖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缓冲弹簧推动倒t型拉紧杆,方便在工作中使密封盖压覆在泄压管的上端进行防尘工作。
23.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送桶,分隔降温板,放置孔,遮挡盖,第二固定盖,插接孔和进料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导送液氧的过程中放置制冷材料,在不需要进行导送时将制冷材料拿出,方便在工作的过程中节约资源。
24.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桶,温度传感器,控制箱,plc,电源开关和液位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在储存液氧的过程中通过检测设备检测液氧的储存情况,方便在储存的过程中了解液氧的情况。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填充排放降温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缓冲泄压密封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导送降温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接线示意图。
30.图中:
31.1、固定底板;2、固定外桶;3、内桶;4、温度传感器;5、可填充排放降温盖结构;51、第一固定盖;52、固定板;53、降温箱;54、排放管;55、加注管;56、加注漏斗;6、可缓冲泄压密封管结构;61、泄压管;62、电磁阀;63、倒t型拉紧杆;64、缓冲弹簧;65、密封盖;7、可导送降温桶结构;71、导送桶;72、分隔降温板;73、放置孔;74、遮挡盖;75、第二固定盖;76、插接孔;77、进料管;8、支撑架;9、导送泵;10、连接管;11、输送管;12、喷淋管;13、喷淋头;14、控制箱;15、plc;16、电源开关;17、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改进型的大型低温液氧储罐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外桶2,内桶3,温度传感器4,可填充排放降温盖结构5,可缓冲泄压密封管结构6,可导送降温桶结构7,支撑架8,导送泵9,连接管10,输送管11,喷淋管12,喷淋头13,控制箱14,plc15,电源开关16和液位传感器17,所述的固定外桶2螺栓连接在固定底板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外桶2螺栓连接在固定底板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内桶3螺栓连接在固定外桶2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4螺钉连接在内桶3的左侧内壁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填充排放降温盖结构5安装在固定外桶2的上端;所述的可缓冲泄压密封管结构6安装在内桶3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可导送降温桶结构7安装在固定底板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架8螺栓连接在固定底板1的上端中间位置左侧;所述的导送泵9螺栓连接在支撑架8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10的上端右侧螺纹连接在导送泵9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管11的下端左侧螺纹连接在导送泵9的右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喷淋管12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在输送管11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喷淋头13分别螺纹连接在喷淋管12的下端;所述的
控制箱14螺栓连接固定外桶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plc15螺钉连接在控制箱14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16螺钉连接在控制箱14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液位传感器17螺钉连接在内桶3的右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填充排放降温盖结构5包括第一固定盖51,固定板52,降温箱53,排放管54,加注管55和加注漏斗56,所述的固定板52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盖51的内部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降温箱53螺栓连接在固定板52之间的下部;所述的排放管54的左侧螺纹连接在降温箱53的右侧下部中间位置且贯穿第一固定盖5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加注管55的右侧螺纹连接在降温箱53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且贯穿第一固定盖5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加注管55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加注漏斗56的下端中间位置;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将固定底板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外部导线接通电源,进行液氧储存工作,在储存液氧前通过加注漏斗56和加注管55等干冰或者其他制冷材料注入降温箱53的内部,方便在储存液氧的过程中通过热气上升冷气下降进行制冷工作,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提高降温效果。
33.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缓冲泄压密封管结构6包括泄压管61,电磁阀62,倒t型拉紧杆63,缓冲弹簧64和密封盖65,所述的电磁阀62螺栓连接在泄压管61的左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倒t型拉紧杆63贯穿泄压管6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弹簧64套接在倒t型拉紧杆63的外壁下部;所述的倒t型拉紧杆63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密封盖65的下端中间位置;在进行液氧储存的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4和液位传感器17检测液氧的液位以及液氧的温度,同时通过内桶3内壁上部固定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液氧储存过程中的状态以及压力,然后将信息输送至plc15,当压力过高时,通过plc15控制电磁阀62打开,然后通过泄压管61进行泄压工作,在泄压的过程中通过气体推动密封盖65,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内桶3的压力调节,进而完成压力调节控制工作。
34.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导送降温桶结构7包括导送桶71,分隔降温板72,放置孔73,遮挡盖74,第二固定盖75,插接孔76和进料管77,所述的分隔降温板72螺栓连接在导送桶71的内壁下部;所述的放置孔73开设在导送桶7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遮挡盖74合页连接在导送桶7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二固定盖75螺栓连接在导送桶71的上端;所述的插接孔76开设在第二固定盖75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料管77焊接在第二固定盖75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且与导送桶71连通设置;然后将干冰等材料通过放置孔73放入导送桶71的内部,在通过导送桶71进行液氧导送的过程中对液氧进行制冷工作,方便在储存液氧的过程中进行液氧制冷工作,提高液氧的冷却效果。
3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外桶2和内桶3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支撑架8设置在固定外桶2的左侧下部;所述的输送管11的上端分别贯穿固定外桶2和内桶3的左侧上部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内桶3的内壁上部螺钉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3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降温箱53分别与排放管54和加注管55连通设置;所述的排放管54的内部左侧螺纹插接有手动阀门;所述的降温箱53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箱。
3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固定盖51螺栓连接在固定外桶2的上端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3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弹簧64设置在泄压管61的下端和倒t型拉紧杆63的底端之间;所述的密封盖65采用下端胶接有硅胶垫的pvc盖。
3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泄压管61的左侧贯穿固定外桶2的右侧上部且螺纹
连接在内桶3的右侧上部;所述的泄压管61和内桶3连通设置;所述的泄压管61和固定外桶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4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进料管77的上端插接有t型橡胶盖;所述的分隔降温板72设置在放置孔73的上端。
4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管10的下端贯穿插接孔76且插接在导送桶7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连接管10和插接孔76之间设置有密封块。
4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plc15具体采用型号为fx2n
‑
48的plc;所述的电源开关16具体采用型号为的钮子开关;所述的液位传感器17具体采用型号为
‑
n的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4具体采用型号为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电磁阀62具体采用型号为56c
‑
36
‑
501ba的电磁阀;所述的导送泵9具体采用型号为25zdb
‑
40的自吸泵。
4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电源开关16和液位传感器17以及温度传感器4分别电性连接plc15的输入端;所述的电磁阀62和导送泵9分别电性连接plc15的输出端。
44.工作原理
45.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将固定底板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外部导线接通电源,进行液氧储存工作,在储存液氧前通过加注漏斗56和加注管55等干冰或者其他制冷材料注入降温箱53的内部,方便在储存液氧的过程中通过热气上升冷气下降进行制冷工作,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提高降温效果,然后将干冰等材料通过放置孔73放入导送桶71的内部,在通过导送桶71进行液氧导送的过程中对液氧进行制冷工作,方便在储存液氧的过程中进行液氧制冷工作,提高液氧的冷却效果,在进行液氧储存的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4和液位传感器17检测液氧的液位以及液氧的温度,同时通过内桶3内壁上部固定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液氧储存过程中的状态以及压力,然后将信息输送至plc15,当压力过高时,通过plc15控制电磁阀62打开,然后通过泄压管61进行泄压工作,在泄压的过程中通过气体推动密封盖65,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内桶3的压力调节,进而完成压力调节控制工作。
46.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