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中杰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24小时服务热线:15053033312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重庆化工原理第二章节离心泵.ppt
发布时间:2024-05-25 浏览 2162次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一、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离心泵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功能 三、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四、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六、离心泵的选用、安装与操作 第一节 离心泵 3.离心泵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功能 理想情况: 1)泵叶轮的叶片数目为无限多个,也就是说叶片的厚度为无限薄,液体质点沿叶片弯曲表面流动,不发生任何环流现象。 2)输送的是理想液体,流动中无流动阻力。 三.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一).压头与流量 1 离心泵的流量指离心泵在单位时间里排到管路系统的液体体积,一般用Q表示,单位为m3/s或m3/h。又称为泵的送液能力 。 2 离心泵的压头泵对单位重量的液体所提供的有效能量,以H表示,单位为m。又称为泵的扬程。 例2-1 用水对一离心泵的性能进行测定,在某一次实验中测得:流量10m3/h,泵出口压力表读数0.17MPa,泵入口的真空表读数,轴功率1.07kW。真空表与压力表两测压截面的垂直距离为0.5m。试计算泵的压头及效率。 2、液体性质对离心泵特性的影响 1)液体密度的影响 四、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1、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的工作点 1)管路特性曲线 例2-3 用离心泵将池中常温水送至一敞口高位槽中。

泵的特性方程可近似用H=25.7-7.36×10-4Q2表示;管出口距池中水面高度为13m,直管长90m,采用 114×4mm的钢管。管路上有2个=0.75的900弯头,1个=6.0的全开标准阀,1个=8的底阀,估计摩擦系数为0.03.试求 (1)标准阀全开时,管路中实际流量为多少m3·h-1? (2)为使流量达到60m3·h-1,现采用调节阀门开度的方法,应如何调节?求此时的管路特性方程; (3) 设泵的原转速为2900r.min-1,若采用调节转速的方法使流量变为60m3.h-1,则新的转速应为什么? 六、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例2-4 用油泵从密闭容器中送出300C的丁烷,容器内丁烷液面上方的绝压ps=。输送到最后,液面将降到泵入口以下2.8m。液体丁烷在300C时的密度为580kg·m-3,饱和蒸汽压pv=,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估计为1.5m,所选用油泵的汽蚀余量为3m。问这个泵能否正常操作? 七、离心泵的选用、安装与操作 1、离心泵的选择 离心泵组合方式的选择 对于低阻输送管路,并联组合泵流量的增大幅度大于串联组合泵; 对于高阻输送管路,串联组合泵的流量增大幅度大于并联组合泵。

低阻输送管路----并联优于串联; 高阻输送管路----串联优于并联。 【例】某离心泵工作转速为n=2900r.p.m.(转/min),其特性曲线方程为H=30-0.01V2 。当泵的出口阀全开时,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he=10+0.04V2,式中V的单位为m3/h,H及he的单位均为m。求: (1)阀全开时,泵的输水量为多少? (2)要求所需供水量为上述供水量的75%时:a.若采用出口阀调节,则多损失的压头为多少m水柱?b.若采用变速调节,则泵的转速应为多少r.p.m.? 【解】 (1) 20 15 H? he? (2)多损失的压头为多少m水柱? a. 采用调节出口阀门的方法 多损失的 泵特性曲线方程 管路特性曲线方程 泵特性曲线方程 管路特性曲线方程 b. 采用调节转速的方法,则泵的转速应为多少r.p.m.? 20 15 注意:以下解法错误!!! 新转速下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因为比例定律只适用于泵,而不能用于由泵和管路特性曲线共同决定的工作点(管路特性曲线过坐标原点时除外)。 he? 1、什么是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泵轴与被吸入液体液面间的垂直高度,称为安装高度,用ZS表示。

可正可负。 思考:安装高度为什么受限制? 思考:安装高度为什么受限制? 汽蚀现象: 当pk?pv, 叶轮中心汽化?汽泡 被抛向外围? ?凝结?局部真空 压力升高 ?周围液体高速冲向汽泡中心 ? 撞击叶片(水锤) ? 大量水波为避免汽蚀现象,安装高度必须加以限制,即存在最大安装高度ZS,max。 叶片表面产生蜂窝状腐蚀 ; 泵体震动,并发出噪音; 流量、压头、效率都明显下降; 严重时甚至吸不上液体。 汽蚀产生的后果: 2、最大安装高度ZS,max和允许汽蚀余量?h允许刚好发生汽蚀时, pk=pv, pe达到最小值pe,min。 在s-s面、e-e面间列机械能衡算: 最小汽蚀余量 又称最小净正吸上高度 (NPSH,Net Head) 一般规定,允许汽蚀余量 ?h允许是泵的特性参数之一,由厂家测定。 ?hmin的实验测定: 用20℃清水测定。以泵的扬程较正常值下降3%作为发生汽蚀的标志,测定泵刚好发生汽蚀时的pe即可。 ----最小汽蚀余量 实际的安装高度还应比允许值低0.5~1m。 注意: 1)实际安装高度还应比允许安装高度低0.5~1.0m; 2)离心泵性能表中列出的值是在液面压力为1atm,用200C水测得的,使用其它液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校正;求校正系数的曲线载于泵的说明书中。

校正系数常小于1,故为简便计,也可不校正,而将其视为外加的安全因数。 3)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和允许气蚀余量值是与其流量有关的,必须注意使用最大额定流量值进行计算。 4)离心泵安装时,应注意选用较大的吸入管路,减少吸入管路的弯头、阀门等管件,以减少吸入管路的阻力。 5)当液体输送温度较高或液体沸点较低时,可能出现允许安装高度为负值的情况,此时,应将离心泵安装于贮槽液面以下,使液体利用位差自流入泵内。 分析: 泵能否正常工作 泵的安装高 度是否合适 泵的允 许高度 叶片后弯,?290?,ctg?20,即H?随流量增大而减小; 叶片径向,?2=90?,ctg?2=0,即H?不随流量而变化; 叶片前弯,?290?,ctg?20,即H?随流量增大而增大。 思考:前弯叶片产生的理论压头最高,这类叶片是最佳形式的叶片吗?NO! 由于液体的流速过大,在动能转化为静压能的实际过程中,会有大量机械能损失,使泵的效率降低。 一般都采用后弯叶片。 3、实际压头 离心泵的实际压头与理论压头有较大的差异,原因在于流体在通过泵的过程中存在着压头损失,它主要包括: 1)叶片间的环流 2)流体的阻力损失 3)冲击损失主要取决于叶片数目、装置角?2、叶轮大小等因素,而几乎与流量大小无关。

(1)叶片间的环流运动 具体原因如下: 考虑这一因素后,图中理论压头线a变为直线b 。 (2)阻力损失 考虑到这项损失后,压头线变为曲线c 。 此损失可近似视为与流速的平方呈正比。 b c (3)冲击损失在设计流量下,此项损失最小。流量若偏离设计量越远,则冲击损失越大。 设计流量 b c d 考虑到这项损失后,压头线应为曲线d。 q-H H 实际压头 设计流量 理论压头、实际压头及各种压头损失与流量的关系为: 铭牌 离心泵的压头取决于: 泵的结构(叶轮的直径、叶片的弯曲情况等) 转速 n 流量 Q, 思考:转速一定时,出厂前如何确定泵的压头呢? 实验测定 在泵进口b、泵出口c间列机械能衡算式: (二)轴功率、有效功率及效率 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率,用N表示,单位为W或kW 有效功率: 排送到管道的液体从叶轮获得的功率,用Ne表示 轴功率: 反映泵对外加能量的利用程度,无量纲,用?表示。 效率: 三者关系(如图): N Ne 机械损失 容积损失 水力损失 小型水泵:?一般为50?70% 大型泵:?可达90%以上 (1)容积损失: (2)水力损失 (3)机械损失 内漏 环流损失、阻力损失和冲击损失 泵轴与轴承、密封圈等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 与效率?有关的各种能量损失: 思路: 机械能衡算 具体解题步骤见P60,例2-1 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应用 1、离心泵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H、η 、 N都与离心泵的Q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由确定离心泵性能的实验来测定,实验测出的一组关系曲线:H~Q 、η~Q 、 N~Q——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注意:特性曲线随转速而变。

各种型号的离心泵都有本身独自的特性曲线,但形状基本相似,具有共同的特点 。 1)H~Q曲线:表示泵的压头与流量的关系,离心泵的压头普遍是随流量的增大而下降(流量很小时可能有例外) 2)N~Q曲线:表示泵的轴功率与流量的关系,离心泵的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上升,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离心泵启动时,应关闭出口阀,使启动电流最小,以保护电机。 3)η~Q曲线:表示泵的效率与流量的关系,随着流量的增大,泵的效率将上升并达到一个最大值,以后流量再增大,效率便下降。 设计点 与最高效率相比,效率下降5%~8% Q?,H ? ,N?,?有最大值。 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有一最高效率点。离心泵在与最高效率点相对应的流量及压头下工作最为经济。 与最高效率点所对应的Q、H、N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离心泵的铭牌上标明的就是指该泵在运行时最高效率点的状态参数。在选用离心泵时,应使离心泵在该点附近工作。一般要求操作时的效率应不低于最高效率的92%。 注意: 离心泵的流量 与液体密度无关。 离心泵的压头 与液体的密度无关 H~Q曲线不因输送的液体的密度不同而变 。 泵的效率η不随输送液体的密度而变。 离心泵的轴功率与输送液体密度有关 。

2)粘度的影响 当输送的液体粘度大于常温清水的粘度时, 泵的压头减小 泵的流量减小 泵的效率下降 泵的轴功率增大 泵特性曲线发生改变,选泵时应根据原特性曲线进行修正 当液体的运动粘度小于2×10-5m2/s时,如汽油、柴油、煤油等粘度的影响可不进行修正。 3、转速对离心泵特性的影响 若?不变,则 比例定律 思考:若泵在原转速n下的特性曲线方程为H=A+BQ2,则新转速n?下泵的特性曲线方程表达式?当转速?变化不大时(小于20%),利用出口速度三角形相似的近似假定,可推知: 泵在原转速n下的特性曲线方程 转速增大 4、叶轮尺寸对离心泵特性的影响 2)某一尺寸的叶轮外周经过切削而使D2变小,b2/D2变大若切削使直径D2减小的幅度在20%以内,效率可视为不变,并且切削前、后叶轮出口的截面积也可认为大致相等, 此时有: 1)属于同一系列而尺寸不同的泵,叶轮几何形状完全相似,b2/D2保持不变,泵的效率不变。 当叶轮直径因切割而变小时,若变化程度小于20%,则 若?不变,则 思考:若泵在原叶轮直径下的特性曲线方程为H=A+BQ2,则叶轮切割后泵的特性曲线方程表达式? 注意:教材式(2-15)、(2-16c)有误 P62,例2-2 管路特性曲线 流体通过某特定管路时所需的压头与液体流量的关系曲线。

在截面1-1′与 2-2′ 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以1-1′截面为基准水平面,则液体流过管路所需的压头为: 而: 令: 则: ——管路的特性方程 在特定管路中输送液体时,管路所需的压头随所输送液体流量Q的平方而变。 2)离心泵的工作点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的特性曲线的交点M,就是离心泵在管路中的工作点。 M点所对应的流量Q和压头H表示离心泵在该特定管路中实际输送的流量和提供的压头。 H 泵的特性曲线Q M 泵------供方 管路------需方 2、离心泵的流量调节 阀门关小时:管路局部阻力加大,管路特性曲线变陡,工作点由原来的M点移到M1点,流量由QM降到QM1; 1)改变出口阀开度——改变管路特性曲线 ——调节阀门 ——改变n、切割叶轮 当阀门开大时: 管路局部阻力减小,管路特性曲线变得平坦一些,工作点由M移到M2流量加大到QM2。 优点:调节迅速方便,流量可连续变化; 缺点:流量阻力加大,要多消耗动力,不经济。 2)改变泵的转速或切割叶轮——改变泵的特性曲线 若把泵的转速提高到n1:则H~Q线上移,工作点由M移至M1 ,流量由QM 加大到QM1; 若把泵的转速降至n2:则H~Q线下移,工作点移至M2,流量减小到QM2 优点:流量随转速下降而减小,动力消耗也相应降低; 缺点:需要变速装置或价格昂贵的变速电动机,难以做到流量连续调节,化工生产中很少采用。

串联组合泵的特性曲线两台相同型号的离心泵串联组合,在同样的流量下,其提供的压头是单台泵的两倍。 3)离心泵的并联和串联 两台相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若其各自有相同的吸入管路,则在相同的压头下,并联泵的流量为单泵的两倍。 并联组合泵的特性曲线 * 授课人:张栋强联系方式: 兰州理工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 流体输送机械 流体输送机械:就是向流体做功以提高其机械能的装置。 - - - 真空泵 压缩机 鼓风机 通风机 气体输送机械 泵 液体输送机械 按照输送流体的性质分类: 泵按照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可分为: 特点:依靠旋转的叶片向液体传送机械能 特点:机械内部的工作容积不断发生变化 、回转式等 往复式 容积式:如 轴流式、喷射式等 、 离心式 速度式:如 泵 复习: 1. 流量测量(变压头流量计;变截面流量计)。 2.变压头流量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 ) 3.变截面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4. 流体输送机械(液体输送机械;气体输送机械) 5. 泵的分类(速度式;容积式) 一、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离心泵的构造: 1)开泵前,先在泵内灌满要输送的液体。

2)开泵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液体在此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外周,压力增高,并以很高的速度(15-25 m/s)流入泵壳。 2. 离心泵的操作原理: 3)在蜗形泵壳中由于流道的不断扩大,液体的流速减慢,使大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最后液体以较高的静压强从排出口流入排出管道。 4)泵内的液体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形成了真空,在液面压强(大气压)与泵内压力(负压)的压差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进入泵内,填补了被排除液体的位置。 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因此称为离心泵。 气缚现象: 离心泵启动时,如果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叶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叶轮中心处产生的低压不足以造成吸上液体所需要的真空度,这样,离心泵就无法工作,这种现象称作“气缚”。 为了使启动前泵内充满液体,在吸入管道底部装一止逆阀。此外,在离心泵的出口管路上也装一调节阀,用于开停车和调节流量。 思考:泵启动前为什么要灌满液体 根据结构 闭式叶轮 开式叶轮 半闭式叶轮 叶片的内侧带有前后盖板,适于输送干净流体,效率较高。

没有前后盖板,适合输送含有固体颗粒 的液体悬浮物。 只有后盖板,可用于输送浆料或含固体 悬浮物的液体,效率较低。 1)叶轮 ——叶片(+盖板) a)叶轮的作用 将电动机的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有所提高。 b)叶轮的分类 闭式叶轮的内漏最小,故效率最高,敞式叶轮的内漏最大。 敞式叶轮和半闭式叶轮不易发生堵塞现象 思考:三种叶轮中哪一种效率高? 平衡孔:在后盖板上钻有小孔,以把后盖前后空间连通起来。 按吸液方式 双吸式叶轮 液体只能从叶轮一侧被吸入,结构简单。 相当于两个没有盖板的单吸式叶轮背靠背并在了一起,可以从两侧吸入液体,具有较大的吸液能力,而且可以较好的消除轴向推力。 单吸式叶轮 2)泵壳 a) 泵壳的作用 汇集液体,作导出液体的通道; 使液体的能量发生转换,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b)导叶轮 为了减少液体直接进入蜗壳时的碰撞,在叶轮与泵壳之间有时还装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带有叶片的圆盘,称为导叶轮。 导叶轮上的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上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其弯曲角度正好与液体从叶轮流出的方向相适应,引导液体在泵壳的通道内平缓的改变方向,使能量损失减小,使动能向静压能的转换更为有效。

3)轴封装置 a) 轴封的作用为了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轴的四周而漏出,或者外界空气漏入泵壳内。 B 轴封的分类 轴封装置 填料密封: 机械密封: 主要由填料函壳、软填料和填料压盖组成,普通离心泵采用这种密封。 主要由装在泵轴上随之转动的动环和固定于泵壳上的静环组成,两个环形端面由弹簧的弹力互相贴紧而作相对运动,起到密封作用。 端面密封 4、离心泵的分类 1)按照轴上叶轮数目的多少 单级泵 多级泵 轴上只有一个叶轮的离心泵,适用于出口压力不太大的情况; 轴上不止一个叶轮的离心泵 ,可以达到较高的压头。离心泵的级数就是指轴上的叶轮数,我国生产的多级离心泵一般为2~9级。 2)按叶轮上吸入口的数目 单吸泵 双吸泵 叶轮上只有一个吸入口,适用于输送量不大的情况。 叶轮上有两个吸入口,适用于输送量很大的情况。 3)按离心泵的不同用途 水泵 输送清水和物性与水相近、无腐蚀性且杂质很少的液体的泵, (B型) 耐腐蚀泵 接触液体的部件(叶轮、泵体)用耐腐蚀材料制成。要求:结构简单、零件容易更换、维修方便、密封可靠、用于耐腐蚀泵的材料有:铸铁、高硅铁、各种合金钢、塑料、玻璃等。

(F型) 油泵 输送石油产品的泵 ,要求密封完善。(Y 型) 杂质泵 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稠厚的浆液等的泵 ,又细分为污水泵、砂泵、泥浆泵等 。要求不易堵塞、易拆卸、耐磨、在构造上是叶轮流道宽、叶片数目少。 二、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1、压头的意义 泵的压头: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用H表示,单位是m。 管道输送流体系统正常工作时:H=he 泵产生的压头主要用于是液位高度增加,静压头增大以及克服流动过程中的压头损失。 2、离心泵的理论压头 1)离心泵基本方程式的导出 理论压头 离心泵在上述理想情况下产生的压头,就做理论压头,用H∞表示。 ——离心泵基本方程 r—叶轮半径;?—叶轮旋转角速度;Q—泵的体积流量;b—叶片宽度; ? —叶片装置角。 意义:表示离心泵的理论压头与理论流量,叶轮的转速和直径、叶轮的几何形状间的关系。 离心泵的基本方程 2)离心泵基本方程式的讨论(1)理论压头与流量Q、叶轮转速?、叶轮的尺寸和构造r2、b2、?2)有关; (2)叶轮直径及转速越大,则理论压头越大; (4) 在叶轮转速、直径一定时,流量 Q 与理论压头 H  的关系受装置角 b 2 的影响如下: (3)理论压头H?与液体密度无关。这就是说,同一台泵无论输送何种密度的液体,对单位重量流体所能提供的能量是相同的。 * *

 

城市分站: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 联系人:蒋经理
  • 手机:15053033312
  • 电话:15053033312
  • Q Q:357577119
  • 邮箱:357577119@qq.com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济南路2218号

Copyright © 2022 山东中杰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侵权告知删除!

皖ICP备18002319号-10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