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通常采用的补充采油后地层能量递减的方法为水驱和化学驱,就是把水或化学成分注入油田中,补充地层能量损失。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油藏田为低渗透油藏,这种油藏很难开发,油田沉睡在细密的岩石里,水很难流入,被称为“注不进水、采不出油”。中石化等企业现在为什么选择二氧化碳驱油?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质可溶于油中,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推动地下油层中的油向采油井流动,增加油井的采收率 ,易于达到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其性质会发生变化,其密度近于液体,黏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相较于注水驱油,二氧化碳注入工艺较简单,而且能降低原油的黏度,使其流动性更强,从而将藏在岩层缝隙的原油“驱赶”出来。此外,二氧化碳还具有降低油井温度、增加地层压力等作用,进一步促进油的采集。注入二氧化碳驱油,单井产量可提高50%,原油采收率较水驱一般可提高原油采收率7%~15%,延长油井生产寿命15~20年。并且"增油”的同时也在节水。有些地区水资源短缺,如油田都分布在陕北地区,按照现有注水采油区域的生产情况测算,每生产1吨原油需注水6.6立方米。2021年,延长石油下属油田的总注水量为4782万立方米,如果后续能够实现注气驱油替代注水驱油,每年可节约水资源50%以上,相当于9500个标准泳池的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