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储罐,在接收站项目中占据决定地位。高额的资金投入,高度专业化的施工,LNG储罐自带“高冷气质”。
02“高冷”LNG储罐的阵容
LNG产业链主要包括天然气的液化、储存、运输、接收、气化等,其中LNG的储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LNG液化工厂和LNG接收站而言,LNG储罐可谓是关键中的关键。
LNG储罐很“高冷”。罐体动不动就是超过50m的高度。LNG储罐也很“冷”,毕竟其内部储存着-162℃的低温液化天然气。
从初期的单容罐到如今的全容罐、薄膜罐,LNG储罐的型式一直在不断发展。
我国已投运LNG接收站配套储罐都是地上储罐。目前在建的中石油深圳LNG项目,采用地下LNG储罐。
欧盟标准-1共划分了四种类型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单容罐、双容罐、全容罐和薄膜罐。
(1)单容罐
单容罐是LNG储罐最初使用的形式,在大型LNG储罐建设的早期,单容罐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已很少在LNG产业中使用。
单容罐具有易泄漏,安全防护距离较大,设计压力较低,对安全检测和操作的要求较高的特点。单容罐造价相对较低,但却增大了接收站占地面积及造价。
(2)双容罐
双容罐的内罐和外罐均能单独包容LNG,安全性相较单容罐有所提高。
与单容罐相比,双容罐的罐间安全距离、罐与其他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小于单容罐。但双容罐的造价高和施工周期长会高一些。在役双容罐目前在国外应用较多。
(3)全容罐
全容罐由外罐和内罐组成。内罐采用9%Ni钢,而外罐多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有双金属全容罐)。全容罐内外罐均可承载冷液,正常情况冷液储存在内罐,当内罐发生泄漏时,预应力砼外罐能起到拦截,储存LNG的作用。
全容罐操作压力较高(一般其设计压力达29kPa,最大操作压力为25kPa)。
(4)薄膜罐
薄膜罐由一个薄膜内罐、绝热层和一个预应力混凝土外罐组成。薄膜是一种特殊的“波纹”褶皱钢结构,其在超低温下能允许薄膜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自由收缩活动,从而将低温应力和变形抵消掉。
考虑到我国的应急调峰需求以及国家整体天然气储备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LNG储罐朝大型化发展(22万方-27万方)将是我国LNG接收站储罐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03 已投运接收站,都是多大的罐?
自2006年深圳大鹏LNG接收站建成投产起,我国国内目前已建成22座LNG接收站,年接收能力超9000万吨。
2019年,中国进口天然气9656万吨,其中LNG进口6025万吨。随着国内天然气市场迅猛发展,我国已投产的LNG接收站大部分都进行了扩建。
04 大型储罐为哪般?
随着LNG相关材料和技术的发展,LNG储罐大型化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从目前我国新建、扩建LNG接收站的储罐配置现状来看,基本都是20万方起步。
新建项目中:中海油江苏滨海LNG项目一期共建设4座22万方LNG储罐;北燃天津南港LNG项目一期建设4座20万方储罐;新天唐山LNG项目一期计划建设6座20万方储罐。
中石油深圳LNG一期计划建设2座20万方LNG储罐。其地下储罐的型式,也算是开创了我国LNG接收站储罐的先河。
参与者都来势汹汹。LNG储罐建造容积扩大为哪般?
通俗点,用房建来举例说明。
为什么几十年前住的是平房,小楼房?现在满目所及都是高楼大厦?
第一个当然是相关材料和技术的进步。万丈高楼平地起。越来越先进的材料和不断突破的技术让高楼有“底气”越来越高。
第二个就是市场的考量了,同样的土地面积,怎么才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那自然是要往天上发展,争取和太阳肩并肩。
同样的道理,材料和技术的突破支撑了储罐大型化的发展。
随着储罐大型化,储罐的单位罐容成本下降。同时,储罐大型化,更少的储罐就可以达到需要的总罐容,占地更少,还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且,储罐大型化,也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在优质海岸线寸土寸金的中国,怎么在有限的区域内做大接收站的产能,是大家都在考虑的问题。
LNG储罐朝大型化发展(22万-27万方)将是未来国内LNG储存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好鞍配好马——LNG运输船船容的增大也需要配套更大容积的LNG储罐。
结语
撇开市场和资本的考量,LNG储罐能实现大型化,其背后是每一位行业人员的艰辛付出。
核心科技,创新驱动。LNG接收站这把火越烧越旺,但愿LNG储运材料与技术的发展也能乘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